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项目经理部贯标体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2 12:35:1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我们中国机械工业第二安装工程公司自一九九九年七月份获得证证书以来,公司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施工管理,质量体系运行平稳,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市场占有率明显上升,社会满意度也不断提高,使质量与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从质量管理中要效益。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向前迈了一大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质量管理水平已无继续提高的必要。特别是肩负着企业施工生产主业的项目经理部,它是企业内ISO9002标准中各要素具体体现最多的主体。要使企业的贯标工作顺利推进并持续运行,必须落实好项目经理部的贯标工作。

  项目经理部规范管理,可提高各项管理的工作质量,从而直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而深化贯标,充实完善、持之以恒是规范管理的关键,才能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正常运行。

  一、 统一思想、端正态度

  贯标初始,项目经理部内不少成员,由于对贯标的意义认识不足,往往因贯标工作要求严格、规范而产生畏难情绪,更有甚者消极抵触,使贯标工作难以推进。由于项目经理部是ISO-9002标准要素体现最多的主体,大量管理工作需要理顺、完善,并需要反复接受内部审核、认证审核及监督审核(复审),因而项目经理部往往采取被动的应付审核-即按程序文件要求做一些表面文章。虽然也做了项目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等众多工作,但实质内容往往并非针对该施工项目有的放矢地提出具体要求等等。

  可想而知,当时项目经理部的质量体系形同虚设,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并未真正落实。

  通过利用各种场合,会议反复宣传贯标的重大意义,并深入学习,研讨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后,大家都充分认识到:推行ISO-9002标准,实际上是对旧习惯势力的挑战,是对原有思维认识和原有工作方法陋习的挑战,能否使质量体系顺利推行,关键是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观念上的更新。

  通过统一认识,明确责任,大家都从开始时的消极应付,转变为按ISO-9002标准和程序文件要求,主动自觉地不断完善自己的日常工作行为。

  二、 过程控制是施工项目中的关键

  本公司把ISO-9002标准中的19个要素分解为23个程序文件,这些程序文件规范控制着项目经理部在实施项目动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管理行为,对施工管理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项活动作出了具体规定。

  对于项目经理部来说,我们的贯标重点是在4.9要素"过程控制"程序的落实。过程控制程序明确规定了项目经理部即实施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包括:从施工准备控制开始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过程控制。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 参与图纸会审记录。

  (2) 介定关键过程、特殊过程、质控点。

  (3) 现场勘测、确认现场是否已达"三通一?。

  (4) 临时设施搭设。

  (5)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项目质量计划。

  (6) 按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劳动力、材料、机工具进场计划实施,确保施工进度计划推进,并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程总进度控制计划。

  (7) 合理按排施工顺序,协调好各专业工种的交叉作业,实行施工中的动态管理。

  (8) 编制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9) 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和质控点实施监控。

  显而易见,过程控制程序文件规范了上述工作内容,抓住了其核心,实际上必将覆盖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控制要求。

  三、 持之以恒、保证项目经理部质量体系正常运行。

  笔者认为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取得,只仅仅是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起点。事实上,一切以传统习惯做法来指导工作的心态依然存在,这势必导致管理不规范,要求不严格,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持之以恒的贯标对于强化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总之,我们体会到对项目经理部贯标加大以下几点关注是很必要的:

  1、建安企业的体系文件应着重适应以项目法施工为原则的项目管理。即三个适应:

  (1) 必须适应一个工程是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班子对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的 全面负责。

  (2) 必须适应以工程项目为基本生产单元,按项目施工的需要组织人力、资金、材料和施工设备等 生产要素。

  (3) 必须适应以工程项目为基本核算单位,单独核算成本,计算盈亏。

  有了这三个适应,质量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